1/31/2007

建築的苦海輪迴 第一部 (二) 建築的苦海輪迴 18/10/06

當晚寫下的故事,跟空間幾乎一點關係都沒有


恐龍時代,時間不停前進。

某一個點,恐龍都死了。

數萬年後,恐龍的屍體漸漸的被石油包圍。

一跟吸管插進了石油裡。

吸管的源頭是一間自動化工廠,由機器人控制著化油、操作機具、收集原料、幫機具和彼此上油以及其它一切關係到工廠運作的事務。靠著大量的油量,不用人力也持續了好一陣子。而這間工廠不斷生產的是市場永遠不嫌大的黑色泰迪熊,日復一日,一隻接一隻的泰迪能經由工廠的輸送帶上了一班又一班的卡車,這是少數需要人力的工作。

某天,地殼變動,整間工廠上升到了雲端,而卡車則靜靜的躺在海底。

靠著全球暖化和用不完的太陽能,整間工廠和它的綿花田總算是得以生產下去。不同的只是,它的存在如同卡車般漸漸被人遺忘。

二年後,在第四世界的某個海岸,原住民撿到了一隻黑色泰迪熊。當時,磁浮已經像二十一世紀初的無線網路一樣,籠罩著世界各大城市。

原住民小孩鎮日拎著他的泰迪熊唱著他平日的兒歌,在幾個地方他把歌詞換成了他的新玩伴的名字。然而愈來愈多的泰迪熊已經開始動搖這裡的信仰了。渡海的天使讓人漸漸懷疑天上之國是否只是海的彼端,黑色代表的不吉利也因它們討喜的形象有了翻身的可能。歌頌它們的歌曲和儀式也不斷出現,直到家家戶戶都有一隻黑色泰迪熊後,出現了新的思想。

無預期的脫離磁浮範圍,逐漸成為意外死亡的一個主因。然而這種污染較少的動力方式仍舊是人類的至寶,為了有效確認肉眼難以明辨的界線,各大城市都被一圈警示性的城牆包圍,做為過渡空間的它們,提供了各種較為傳統的交通方式。

供過於求的泰迪熊,由於本身尊貴的地位,製造了當地最原始的貨幣制度。全新的商業機制被認為是天啟的最佳案例,此時海洋在他們心中的地位也慢慢的超過了天空。各種宗教建築都試圖挑戰延伸向最遠的海中央。

擁有制空權的先進國家們當然也注意到了這種現象,在隔一座山的城鎮,開始以他們生產的泰迪熊向原住民們交換各種真正的奢侈品,舉凡象牙、黃金等都是誘人的物質享受。唯一沒有被引進的,是人力。

最靠近山的村莊原本是最貧窮的,有了山對面的大量外匯,很快的活躍富裕起來,然而山裡的資源漸漸呈現稀有的情況,大量的黑色泰迪熊再也換不了什麼黃金。於是市場上出現了紅色泰迪熊和黃色泰迪熊。

利用磁浮的遠距離交通系統不斷的伸向各個大小城鎮,城市內也開始利用這種方式做大眾運輸工具,私人交通工具不斷的以能飛多高多高直到無重力的外太空為開發方向。

在海上,一名原住民巫師撈起一隻黑色泰迪熊,完成了一幅毛澤東馬賽克。在完成這件作品的數年來,他對於海流的知識已經讓他得以靠推理確定上帝之國的位置了。

在山腳下,一名原住民發現了偽天使滲透了他們的世界,黃色、紅色和部份黑色的泰迪熊在腳底下刻著與原先找到的泰迪熊不一樣的記號。很快的,兩邊人馬都宣稱對方是假神的信徒。一言不合之下,戰爭持續了好幾年。

工廠的所在地愈來愈冷,綿花在生長不佳的情況下很快的短缺。繞來繞去找不到綿花的機器人開始擴大搜索範圍直到長眠海底為止。少了機器人上油的機具,逐漸的停擺,直到過熱導致它們支離破碎為止。

工廠的窗戶再也擋不了外頭的風雪。

擁有盟友的山地原住民,征服了海邊的原住民,槍炮彈藥的技術流傳在他們的國家之中,鐵和火藥成為新的通用貨幣。

泰迪熊工廠以古蹟的身份成為管系統其中一個重要的中心點。

沒有留言: